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招商引资 > 项目建设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021年1至12月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一、工业经济运行特点

(一)工业生产高速增长。截止12月底,示范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27.93亿元,同比增长108.9%;工业销售产值124.29亿元,同比增长116.9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104.6亿元,同比增长118.8%;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05.26亿元,同比增长117.84%。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实现23.33亿元,同比增长89.98%;工业销售产值实现19.03亿元,同比增长126.82%。上缴税金4.26亿元,同比增长64.8%。

(二)市场活力持续释放。截止2021年12月底,示范区重点监控工业产品64种,主要工业产品价格较同期“36增17平11降”,产品产量较同期“28增10平26降”。

(三)产业升级蹄疾步稳。示范区重点监控企业73户(规上企业32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户,较上年同期增加6户,同比增长23.08%,新增在建企业8户(恒基、邦诺、绿能、华蒙、宏大沙业、圣金源、华融燃气、新兴铸造),新增1户能源企业(佳合)。正常(试)生产38户,开复工率52.05%;其中化工类企业42家,金属冶炼类企业1家,新能源类企业7家,其他类企业17家。

企业类型占比

--化工行业。42户化工企业,其中22户规上企业,正常生产20户(庆华、利元、海泰、津盟、百灵、乐友、加能、玉坤、莱科、隆泰鑫、锦源、凯立帝、兰格、凯运、双利、庆华精细、佰赐、华康源、锦洋、旻顺),停产2户(新亚、信诚伟业);20户规下企业:其中正常(试)生产4户(泓腾、百润、渤亚、亚禾),在建13户(鸿利来、众源久泰、奇锦、鼎利、彩晶、雷蒙圣丰、冠士达、源晟制钠、利港、兰石、邦诺、华蒙、圣金源),停产3户(华凯、中辰、虹星);实现工业总产值105.11亿元,占总产值的82.09%,同比增长157.12%。

--能源行业。9户能源企业,其中电力企业7户(北控、中节能阿拉善、中节能腾格里、天净、大红、中铝、佳合),天然气2户(国能、华融燃气)。北控、中节能阿拉善、中节能腾格里、天净、大红、中铝6户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64%。实现工业总产值5.1亿元,占总产值的3.99%,同比增加3.03%,佳合于12月31日并网发电;国能实现工业总产值1.39亿元,同比增加31.13%,占总产值1.09%,华融燃气在建。

--冶金行业。1户冶金企业(金石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77亿元,占总产值的9.98%,同比增29.38%。

--其他行业。21户其他行业企业,其中规上企业4户:正常生产2户(中环万代、申华砂业),停产2户(福地陶瓷、中坚);17户规下企业:正常(试)生产3户(万代热能、新井、新星),在建5户(圆通贺兰玉、恒基、绿能、宏大沙业、新兴铸造),停产9户(众鑫、万泰、方贞、大有、同和、豹王、义超、金星、恒畅);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占总产值的2.85%,同比下降18.53%。

(四)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示范区共实施重点工业项目20项,年内计划投资31.9亿元,截止12月底,已开(复)工20项, 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14.35亿元,同比增加33.49%,完成年度计划的44.98%。盟级重点工业项目12项(新建7项、续建5项),总投资163.14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4.98亿元;本级重点工业项目8项(新建4项、续建4项),总投资11.16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6.92亿元。截至目前,12项盟级项目开(复)工12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12.47亿元,同比增加26.67%,完成年度计划的49.91%;8项本级项目开(复)工8项,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2.2亿元,同比增加100%,完成年度计划的31.79%。

(五)务实推进能耗工作。按照自治区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要求,积极落实电力惠企政策,帮助企业申请享受减免基本电费、落实交易免考核政策。

二、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能耗双控。目前示范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中型企业的挖潜增效,增量有限,受政策、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新建续建项目落地难、开工难,新的增长点、动力源不足,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仍然存在,部分企业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问题。

(二)基础配套功能有待加强。目前示范区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建设完善中,进一步支撑了园区工业发展,但示范区工业发展基础设施配套仍存在缺项。天然气管网前期工作已完成,已购买天然气管道管材,已订购计量调压设备,预计2022年4月开工建设,12月底具备供气能力。

(三)科技创新不足。由于示范区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科技工作基础相对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科技创新工作的正常开展。目前,主要存在创新科技研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平台数量较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率较低、科技人才短缺等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力度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安全、耦合聚集的原则,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增速,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焦化产能置换与集中发展,积极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守护生态链,大力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

(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加大重点项目指导力度,畅通企业与盟、示范区两级工信局沟通渠道、及时掌握项目建设情况,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把项目建设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攻点和第一要务,强化项目管理,加大谋划力度。

(三)加快工业信息化建设。采用“互联网+产业”模式综合电子标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进智慧园区建设,加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推动工业数字经济发展,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项目,打造数字车间、数字工厂,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应用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网络升级,建设泛在感知互联的工厂运行环境,鼓励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和“机器换人”,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

(四)贯彻落实惠企优惠政策。广泛开展服务企业活动,继续实施“一对一、点对点包联企业制度”,贯彻落实支持实体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组织推荐企业申报各级专项资金项目,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强化中小企业服务,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争取逐步将符合条件企业都列入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进行培育。

(五)推动绿色发展。鼓励未落实技改项目计划方案企业,尽快完善技术洽谈及方案制定等步骤,督促未完成节能改造措施企业与节能服务市场化组织、节能技术装备提供商等对接,利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并跟踪项目实施情况、评价节能降耗效果。

编辑:
信息来源:工业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