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浊流”变“清波” 污水治理提升乡村“颜值”
- 发布日期:2024-07-04 15:07
- 浏览次数: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当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突出短板,也是积极推进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打造舒适宜居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紧盯生活污水治理短板,高质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告别了生活污水“放任自流”的现象,生活污水治理率越来越高,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在嘉尔嘎勒赛汉镇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正在操作设备进行污水处理工作。伴随着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脱胎换骨”变得清澈。
嘉尔嘎勒赛汉镇污水处理厂技术人员贾永贵说:“我们每天能处理200多立方米的污水,处理过的水可以稳定达到国家一级A的排放标准,这些水可以用于路面喷洒和园林绿化,这样就可以达到污水零排放。”
嘉尔嘎勒赛汉镇污水处理厂投资近600余万元,于2020年11月正式运营,项目铺设配套管网34公里,实际日处理能力为500立方米,污水采用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主要收集和处理嘉尔嘎勒赛汉镇镇区的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厂运行至今,既改善了示范区农村人居环境,加强了乡村治污力度,也提升了生态环境品质。
孪井社区居民马玉琴说:“以前我们的生活污水没有地方倒,就倒在了我们家门口,苍蝇、蚊子特别多。现在我们的生活污水可以直接排放到污水处理厂,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环境也越来越好了。”
经过净化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绿化灌溉和路面清洁,在镇区的绿化带随处可见被“回用”的“中水”,花草、灌木、乔木等植被在“它”的滋润下茂盛生长、充满生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共赢。
示范区市政公司园林绿化部部长甘培瑞说:“我们绿化养护期间,浇灌的这些花草树木,就是利用中水和黄河水浇灌,这样既降低了成本,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
示范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水治理为抓手,围绕重点生态保护区域,通过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持续开展“五美”专项行动、环境卫生整治提升志愿活动等,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推动乡村由“脏、乱、差”向“净、绿、美”转变,绘就了“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的和美乡村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