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孪井滩动态

【回望2024·筑梦2025】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工业经济稳健起势 发展韧性积势蓄能

2024年,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力促项目落地见效、加快推进企业提效,工业经济呈现动能强 、活力足、势头稳的良好势头,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在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机器轰鸣,生产正酣,一边西区环己酮烯醇生产车间正在加紧生产为春节囤货,另一边东区新建年产2500吨农药中间体项目投料试车成功,为规模化投产打下良好基础。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研发生产高端、绿色医药中间体及农药原药,企业生产建设两不误,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内蒙古兰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副总经理周广洲:2024年,我们西区稳定生产,经过一次技改扩大产能,现在环己酮烯醇产能大概是7000吨,东区项目已经完成整个土建到设备安装,2025年1月1号我们已经正式开始试车。




2024年,示范区围绕“特色产业聚链成群、传统产业改旧换新、新兴产业增效赋能”等工作不断发力,聚焦实施新能源提质、新材料升级、新动能培育,持续推动庆华集团己内酰胺、干熄焦余热回收、兰格生物年产2500吨农药中间体等6个续建项目持续发力,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加快能源项目落地建设,深化“蒙宁合作”隔墙送电项目,龙源“以大代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示范区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达15万千瓦。2024年,示范区共推进盟级重点项目3类14个,开工率达100%,年度计划投资33.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2.5亿元,以项目建设之“进”夯实高质量发展之“基”。

示范区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统计调查中心主任梁金宝:2024年,强化项目调度的同时还加大项目储备,结合国务院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系列利好政策,储备项目69项,总投资1950.2亿元,筛选2025年争取中央、自治区预算内计划项目17个,总投资6.9亿元。



近年来,示范区紧抓科技创新的新机遇,努力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2024年,示范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组织申报科技领军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盟级研发中心2家,组织申报中央资金项目1个、盟级科技计划项目4个,积极引导莱科、鼎利、冠仕达等6家企业与南京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等10所高校在工艺路线、产品研发等领域深度合作,为示范区企业转型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内蒙古百灵科技有限公司是示范区的“老牌”企业之一,但多年来始终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依靠科学管理和务实经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产品生产线,产品主要包括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2024年,公司共投入研发经费662.62 万元,用于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产学研合作、研发中心建设等,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内蒙古百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夏国红:近三年共制定了20多项研发项目,投入2000多万用于技术研发,获得专利授权22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8项,全部应用于公司高新技术产品生产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改善。



枝繁叶更茂,巢暖凤争栖。示范区蒸蒸日上的工业经济发展势头,离不开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2024年,示范区打造“十有”标准“帮您办”工作站,覆盖园区73家企业,完成帮办代办120件。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一次办”工作,组建工程建设项目“帮您办”队伍共计70人,不断推动“工改+示范区+帮您办”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帮办代办各类事项960项,“一对一”服务企业950余次。按照“一月一联系,一季一走访”的工作要求,对重点项目、签约项目、新开工项目、新投产项目建立清单制度,实现项目从签约落地到投产达效的全流程跟踪服务,做实做细做优各项服务。

示范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孔磊: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工程”,进一步简化环节、优化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以营商环境优化赋能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重大工程项目拔地而起、加快推进、稳步投产,一个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展现勃勃生机,一幅幅机械轰鸣的生产场景变为现实,逐渐形成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不断为示范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夯实“稳”的基础、积蓄“进”的力量、增添“新”的动能。




示范区经济发展局党组成员、统计调查中心主任梁金宝:新的一年,将继续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把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局性、战略性位置来研究、谋划、推进,稳妥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与增强发展动能,梯度育强企业主体与构建产业集群,为推动示范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而不懈奋斗。

编辑:
信息来源:示范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