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建设 > 乡村振兴
索引号: 11152921683423079M/2025-00075 发布机构: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乡村振兴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5-02-20
公文时效:

腾格里额里斯镇: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 多元路径激活发展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要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腾格里额里斯镇认真落实“党委领航把方向、支部带头做模范、党员参与强动能”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以党建引领激活乡村振兴“红色引擎”,蹚出嘎查集体经济“强筋壮骨”新路径。




党委高位推动,把稳乡村振兴“方向舵”。科学谋划,锚定发展方向。强化党委“牵头抓总”作用,围绕“文旅先行、多业并举”的产业发展思路,专题研究扶持壮大嘎查集体经济项目,通过盘活现有资产、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合作方式等,为4个嘎查量身定制发展路径,实施“1+3”经济带动模式,逐步构建起“四线四区四品”发展格局。广聚贤能,筑牢振兴根基。通过“三向培养”模式,将懂经营、会管理、能带富的种养大户、回乡青年、退伍军人等16名本土人才纳入嘎查后备干部储备库,扩充乡村振兴“雁阵队伍”。依托共富产业项目,吸引以狄广平为代表的32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发展牧家游,建起“星光房”“太空舱”等旅游住宿新业态。与科研院校合作,围绕沙葱、沙芥人工种植开展专家交流150余人次,推动沙产业向科技化、规模化迈进。定向培育牧业科技专业技能人才3名,建成骆驼标准化养殖点5处,向38户牧民精准投放优质牛犊220头,实现增收30余万元。精准施策,破解发展瓶颈。针对嘎查集体经济项目“筛选难、落地难、运营难”等问题,建立班子成员包联责任机制,全程跟踪问效,推动项目落地。近年来,累计申报中央及自治区、盟级重点扶持发展嘎查集体经济项目6个,精准注入项目资金425万元。2024年,全镇接待国内外游客10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5亿元,全镇4个嘎查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2个达到50万元以上。



支部引领驱动,筑牢乡村振兴“主阵地”。聚焦堡垒筑基,夯实产业发展“基本盘”。通过“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提升嘎查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先后选派50名优秀嘎查“两委”成员及致富能手赴浙江、湖北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拓宽发展集体经济的眼界思路。聚焦支部带动,激发产业发展“动力源”。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方向指引、产业集聚、示范带动上的关键作用,将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策略,构建“支部+”产业发展模式,支部领办4家专业合作社,促进就业800余人次。聚焦实干实效,擘画产业振兴“美景图”。党支部因地制宜探索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乌兰哈达嘎查推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旅游发展模式,实现连续13年集体分红,分红资金从最初60余万元增长至如今的300余万元;特莫乌拉嘎查打造绿野沙葱“种、产、销”全产业链,年创收700余万元;查拉格尔嘎查、塔本陶勒盖嘎查坚持“党建+项目”双轮驱动,统筹发展“一牛一驼”特色养殖产业,让嘎查集体经济发展齐头并进,多点开花。




党员示范带头,锻造乡村振兴“先锋队”。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实施“分类建库、靶向培育”机制,建立经营型、技能型、服务型三类人才信息库进行重点培养。党员带头注资撬动闲置资源,面对合作社收益分配矛盾时,主动放弃个人利益,推动入股方案调整,让更多农牧民受益。截至目前,全镇已累计培育专业合作社、牧家游、沙漠旅游集散地等经营主体带头人102名。培育文明乡风带头人,焕发乡村振兴“新气象”。探索人居环境“网格化治理”模式,党员主动亮身份、作表率,示范推进户厕改造和煤改电清洁供暖工程,政策覆盖率达90%以上。依托“一约四会”“红灰黑榜”引导群众移风易俗,组织开展“最美家庭”“道德模范”评选,实现环境整治与乡风涵养“双提升”。培育文化浸润带头人,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组织具备文艺特长的党员和发展对象,组建“宣腾腾”乌兰牧骑文艺演出队伍,深挖腾格里文化底蕴与文旅融合潜力,精心打造地域特色鲜明、适于轻量化传播的文艺作品。以大漠桃花诗会、啤酒音乐节等品牌节事活动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嘎查-社区-景区-营地“四位一体”文化浸润行动,加深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编辑:
信息来源:腾格里额里斯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