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方寸之间美如画 沃野之上产业兴
- 发布日期:2025-07-15 09:29
- 浏览次数:
宜居宜业,方能“和”得其美、“美”有所依。盛夏时节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一幅村净、人和、景美、业兴的和美乡村画卷跃然眼前。近年来,示范区因地制宜全力以赴育产业、靓颜值、增气质,奋力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吹响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号角。
当下,正值洋葱生长的关键时期,走进嘉尔嘎勒赛汉镇哈腾高勒嘎查农民王智德的田里,连片的洋葱绿意盎然,葱叶随风摇曳,长势喜人。工人们穿梭在田间,熟练地进行施肥、除病虫害、除草等各项管理作业,为洋葱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嘉尔嘎勒赛汉镇哈腾高勒嘎查农民王智德:今年我种植了160亩地的洋葱,过去我们主要是种玉米,这些年玉米的病虫害也相当厉害,收入来源也单一,近两年也开始尝试种植洋葱,调整种植结构,相对来说种洋葱病虫害少一点。
示范区农牧民习惯于传统种植养殖模式,农牧业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能不足。针对这一制约农牧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示范区在积极做好宣传引导,潜移默化转变农牧民传统观念的同时,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统筹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通过推广滴灌技术,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籽瓜、葵花等经济作物,引进“沙漠麒麟瓜”等品牌。积极转变养殖方式,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发展肉羊、肉牛、黑驴特色养殖产业,完善加工产业链,提升畜牧产品市场竞争力。如今,示范区农牧业产值稳步增长,农牧民收入显著提高,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嘉尔嘎勒赛汉镇呼布其嘎查农民王明记:以前靠传统种养,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现在改种经济作物,搞特殊养殖,收入翻了好几番,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产业兴带来了收入增长,而环境美则提升了生活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一环,为此,示范区不断加大农牧区生活垃圾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治理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力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和“美丽庭院”评比活动,农牧民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杂物,争相打造自家庭院“小风景”,以“小家美”促“乡村美”。走进哈腾高勒嘎查农民魏玉萍家的院子,她正在自家庭院内悉心打理花草,一盆盆绿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葱郁,一棵棵果树枝繁叶茂,她的院子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
嘉尔嘎勒赛汉镇哈腾高勒嘎查农民魏玉萍:现在我们嘎查环境搞得非常好,我也把院子里种上花草树木,忙完农活回到家看到自己布置的院子感觉特别温馨,生活也更加舒心了。
无论是产业的蓬勃发展,还是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背后都离不开科学的统筹规划。近年来,示范区以“千万工程”为指引,锚定“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因地制宜谋划乡村发展路径,坚持“硬件”“软件”同步升级,推动“环境美”与“生活美”相辅相成,“口袋富”和“脑袋富”协同并进,不断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创新模式,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各方面,通过“共建共治共享”模式,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嘉尔嘎勒赛汉镇副镇长胡洋:我们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农牧业、农旅融合等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牧民增收,以资金反哺乡村环境优化提升。通过环境与产业的双向赋能,全力绘就“业兴、村美、人和、民富”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图景,让农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成色更足、质量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