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孪井滩动态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深耕理论武装沃土 厚植文化繁荣根基

一场场理论宣讲,催人奋进;一篇篇精品力作,鼓舞人心;一场场文艺演出,提振精神……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的故事精彩纷呈、声音乘势远扬、形象光辉耀眼。

2025年上半年,示范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紧扣“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统筹推进理论武装、舆论引导、文明创建、文化繁荣等重点工作,为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




高举思想旗帜 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理论学习凝心铸魂。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印发《2025年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8次、研讨6次,筑牢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根基。理论宣讲深入群众。创新推出示范区“大漠花海”宣讲品牌,举办“真抓实干 善作善成”理论宣讲大赛,充分发挥宣讲小分队作用,开展集中宣讲、互动宣讲、分众化宣讲40余场次,引导干部群众补精神之钙、固思想之元、筑信念之基。思政工作润物无声。用好“开学第一课”“国旗下的成长”等载体,依托“流动博物馆进校园”项目,组织开展“北疆文化—开学第一课”主题活动,将红色基因传承与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合,生动展示阿拉善厚重的人文底蕴,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校园、入课堂、入心灵。



弘扬主旋律 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守正创新奏响主流强音。紧扣主题主线,聚焦重点领域,精心策划采访报道,推出18个专题专栏,在“内蒙古腾格里”累计发布812篇图文报道、64部原创视频,让主旋律传播更有“高频度”,正能量释放更多“大流量”。融合传播实现声量突破。传播效能持续跃升,《孪井滩示范区:“粪肥还田”蓄动能绿色循环促增产》《阿拉善盟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以“小”见“大”推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等100余篇新闻稿件获人民网、学习强国、北疆先锋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实现从“本土发声”到“全国传播”的跨越。全域宣传构建浸润矩阵。创新运用宣传标语、公益广告等多维载体,统筹整合示范区室内外电子屏、宣传栏等社会资源,广泛开展社会宣传,扩大党的创新理论有效覆盖。




深化价值引领 社会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文明培育暖心聚心。扎实开展身边榜样选树推荐,推荐上报5名先进典型参评“中国好人”“内蒙古好人”“自治区新时代好少年”,举办“聆听善举故事,激发向善力量”巡讲活动3场次,覆盖100余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文明实践出新出彩。实地摸排2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5个文明团结超市阵地建设,开展“推进移风易俗”“我在文明实践站过端午”“多彩假日 快乐成长”等文明实践活动120余场次,“四季花”志愿服务项目获评自治区先进典型,展现志愿服务品牌化建设成果。文明创建向上向好。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十大行动,规范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提高文明素质,全方位营造文明和谐的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指数,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乌兰哈达嘎查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展现示范区乡村振兴与文明创建相得益彰的发展之路。




坚持守正创新 文化事业产业繁荣发展。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发挥文体馆、消夏广场、嘎查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阵地作用,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举办“桃花朵朵 镁美与共”第四届腾格里·大漠桃花诗会、“阅见北疆·书香孪井滩”读书会活动、农牧民竞走比赛等主题活动,承办“走进阿拉善”全区书法篆刻艺术观摩展等活动10场次,持续丰富多元文化供给。文旅产业发展稳步向前。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人文特色,积极培育发展文化演艺精品,不断丰富业态,完善链条,深挖北疆文化内涵,做大做强“春赏花、夏研学、秋庆收、冬观景”的特色旅游品牌,擦亮示范区文旅新名片,2025年至今吸引国内外游客达25万人次,全面提升区域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编辑:
信息来源:示范区党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