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索引号: 11152921683423079M/2025-00556 发布机构: 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发文字号: 成文时间: 2025-09-15
公文时效:

文字解读: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025年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方案

一、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及盟行署关于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的部署要求,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聚焦“促进农牧民增收”核心任务,围绕“政策落地、产业带动、就业提升、机制完善”四大维度,制定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多路径协同发力,激发农牧民积极性,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二、核心增收路径与具体举措

(一)聚焦工资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是农牧民增收的“压舱石”,方案重点通过“以工代赈+多元就业”模式,推动农牧民就近就地就业。一是以工代赈项目精准发力,实现“项目建设+就业增收”双促。二是多元就业机制协同保障,激活“家门口”就业潜力。依托富润源、众鑫等农牧业企业及机关后勤、嘎查兼职护林员等岗位资源,开发劳务协作、技能培训、岗位适配等服务,推动农牧民居家就业、就近就业,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

(二)壮大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是农牧民增收“动力源”,方案通过“集体经济+产业升级+业态创新”发力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一是扶持集体经济,释放“抱团发展”红利;二是用资金撬动资源,赋能设施农牧业升级;三是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全链条+新业态”增收空间,推进“生产+加工+品牌”融合,引进优质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升附加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引导牧民错峰出栏、优化畜群结构降低成本。四是推动农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庭院、民宿经济,探索“新能源+农牧业”模式,支持农牧民发展光伏农业、参与新能源项目建设。五是育引协同发力,提升农牧民经营与自我发展能力。

(三)挖掘财产性与转移性收入

财产性与转移性收入是农牧民增收“稳定器”,方案通过“政策落实+资产盘活+资源流转”多维保障实现增收。一是用足惠农政策,全面落实惠民政策,优化资金发放机制,确保补贴“直达快享”,增加转移性收入。二是盘活闲置资产,摸清闲置帮扶项目底数,加强资产管护,推动资产保值增值、高效运转,让农牧民从产业收益中获利。三是规范土地流转,完善流转程序,建立价格机制与收益分配制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让农牧民获稳定财产性收入。四是深化“三变”改革,新增阿格坦乌素、呼布其、塔本陶勒盖3个试点,指导嘎查盘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牧民增收。

三、政策意义与预期成效

本方案立足示范区实际,通过“就业增收+产业增收+保障增收”协同发力,既聚焦短期就业岗位开发,又着眼长期产业培育与资源盘活,将有效激发农牧民内生动力,推动农牧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文章链接:内蒙古阿拉善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025年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编辑:
信息来源:示范区农牧林水局